语文课的情理、边界和完型 ——对三位语文老师教学风格案例的点评(十)
教无风格,何以立教。名师在明而不在名。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是明师专业成长的标识。
《明师教学风格案例的多维解析》(上下两册),2020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,内涵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的36篇案例。完整的案例包括五个部分:1.我的教学风格诠释;2.我的成长历程;3.我的教学实例;4.我的教学主张;5.他人眼中的我。每篇案例约1万字。
以下是我对三位语文老师风格案例的点评:
情理贯通,融理于情——我的教学风格(潘正茂/高中语文)
“情者,文之经;辞者,理之纬。经定而后纬成,理定而后辞畅。”写文章如此,课堂亦如此吧。潘正茂老师的课堂,正是情理贯通,融理于情。读潘老师的成长故事,看潘老师的教学实录,画面感的叙述,流畅的语言,一个专业务实、幽默有才、勤于钻研,乐于思考的名师跃然纸上。潘老师的语言既形象生动,又富于理趣;潘老师的课堂,学生是主角,老师话不多,但是都在关键处发声,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潘老师用充满教学理性的语文课堂,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锤炼,表达在辨析中提升。
教有边界,适度拓展”——我的教学风格(陈恩源/初中语文)
陈恩源老师教学风格的关键词是“教有边界,适度拓展”。语文课程的建设应在继承我国语文教育注重读书、积累和感悟的同时,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实际的需求,进而因时、因材施教。陈老师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,通过适时适度的拓展, 引导学生在平等、自由、协作的气氛下,进行真实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,把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入简朴真实的教学情境中,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,开拓课堂内外资源,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,丰富学生对生活的体验,生成丰厚的教学资源,带领学生走进芬芳馥郁的语文天地。
“完形”语文,三“生”育人——我的教学风格(胡启兵/高中语文)
胡启兵老师秉持“完形”教育的学生观、教师观和教育观,遵循生本、生成、生长的原则,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,拥抱学生的现状和问题,将语文教学视为逐步实现“完形”的过程,充分调动可用资源,灵活采取方式方法,建构最佳“心物场”,激发学生的完形冲动,建立良性的“同构”关系,促成学生能动、渐进式地调整与提高,在多元互动中落实学科目标,实现师生双向的提升与完善,形成了鲜明的“完形”语文、三“生”育人的教学风格。有情怀,接地气,研究与实践融通,使语文课堂有特色、有故事、有情怀、有完整生态的生命助长系统。
▲教学风格深度研习请关注“明师慧+”在“精品课程”中查询
▲购买本书请自行前往“东师学思”(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微店)
美编:国典教育
- END -热文推荐●为什么华尔街喜欢录用哲学专业的学生?——万维钢关于专才和通才的六个洞见
●娓娓故事,涓涓育人 ——对三位老师教学风格案例的点评(九)
●核心理念引领学校发展“习性教育”样例—— 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“好习性”体系创意解读
●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——杜威《民主主义与教育》解读(三)
●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给女性的红利 ——写给女教师、女校长和女同学
版权说明:
图片来自 网络
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;
请遵守《著作权法》,严禁复制粘贴用作它途。
如需转载,请联系后台授权。
点击“在看”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
右上角分享朋友圈也是另一种赞赏